人参爆红后,灵芝又来了!中药咖啡,养生还是“跑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咖门
ID:KamenClub
作者:张瑾
编辑:zkey

01
“灵芝咖啡”走红
中药咖啡真的要来了?

这让我联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爆红的“藿香正气冰美式”,以及之前上了热搜的同仁堂“中药咖啡”。
中草药元素+饮品,几乎每次结合,都会吸引一大波讨论和打卡。
上半年,“一整根人参水”上架罗森便利店后,迅速火出了圈;成都食杏柠檬茶的“一整根人参柠檬茶”,单品单店可以卖到日销200+杯;在社交平台搜索“一整根”关键词,有2万+打卡笔记。
热度这么高,咖啡馆要不要跟?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后,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02
老字号、国风咖啡馆都在做
但跟风入局?我劝你慎重
在年轻人养生意识不断攀升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咖啡馆开始关注中药草本元素,梳理众多入局者,大致可分为三大派系:
-
药企、中医馆玩跨界,“真正的药咖啡”
隶属于北京同仁堂健康医药集团的知嘛健康,推出了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黑枸杞蜂巢手冲等草本咖啡,将咖啡作为流量品,同年轻消费者建立链接,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开了12家店(其中正大中心店正在升级,蓝色港湾店即将开业)。
就在上个月,复星医药旗下白塔寺药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透露,将在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店推出新品牌“药咖啡”。
-
与凉茶做混搭,结合养生趋势
凉茶作为中草药植物性饮品流行于广东、福建地区,在当地有不少咖啡馆将咖啡与凉茶做了结合。
如珠海的满古凉茶将凉茶做成果冻状融入咖啡,推出了“龟苓膏西班牙拿铁”、“茅根竹蔗拿铁”、“草本祛湿膏拿铁”。
-
国风咖啡馆的新尝试
为展现咖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如武汉的立吞街、东莞的大名堂等国风咖啡馆,也会利用草本元素做咖啡创新。

三大派系共同推动“中药咖啡”热度持续走高,但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后,我发现,无论在产品端,还是消费端,结合中草药元素做咖啡都存在着一些风险:
1、原料风险:要用药食同源的食材
中草药入咖,必须在《食品安全法》现行规定范围内,围绕“药食同源”元素做产品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如灵芝、西洋参、铁皮石斛等一批当下热门元素,目前仍处于“药食同源”的试点阶段,只有部分省份和地区发布了试点方案,能否用于餐饮,还要结合各地试点方案的具体细则,即便可以应用,也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备案。
2、宣传风险:当心擦边“保健功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明确规定:食品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利用中草药元素做产品,自带话题度,但若想以其功效为价值点做营销,在法律上属于高风险事件,需谨慎处理。
3、盲目混搭,也可能会有“副作用”
相比有着传统医学基础优势的药企,其他品牌在使用中草药元素时或面临更多难题。
首先,药食同源的原料,食物与药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用之不当,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同仁堂知嘛健康产品研发负责人表示,其研发团队涵盖了中医、药剂师、营养师,对待出品过程十分严苛,“应用中药理论营造出咖啡的产品氛围。”
其次,中草药元素的应用,对品牌的供应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不同于药企从源头把控中草药品质的供应链优势,大多品牌在相关原料应用上很难做到标准化与透明化。
4、最重要的:“苦上加苦”,做好喝很难
想把“药咖”做好喝这件事,并不容易。
大众本身对咖啡就有苦的认知,不少中草药自身带有比较强的侵入性风味,与咖啡搭配难度高,在养生功效和风味平衡上很难实现兼得。
03
“中药咖啡”流行背后
要看到年轻人的真实痛点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设计癖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设计癖」,并给出设计癖原文链接,侵权必究。
你此刻的心情
-
5
-
0
-
0
-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