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无论亲人还是爱人,总有一天会有离去的时候,这是每个人都躲不开的痛苦。也正因为死亡如此残酷,民间也诞生了许多传说能通灵的仙姑~他们号称可以寻找逝者的亡魂,并通过上身这个仪式来让亡魂与在世的亲人交谈,以此缓解生者的追思之苦。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些科技公司却想利用 AI 来做类似的事情。当然,不是请亡魂来上电脑的身…比如微软之前就在开发这么一项技术,就是利用 AI 去学习亡者生前的所有资料,然后在电脑中生成一个亡者聊天机器人。据悉,这项专利是由微软公司的 Dustin Abramson 和 Joseph Johnson 两位研究者于 2017 年注册的。具体来说,他们将设计一个可以学习亡者生前个人资料的 AI,这些资料包括其生前所发表的社交图文、语音数据和社会身份等等。并且还能通过分析他的照片和视频来生成一个 3D 模型。最后将学习完毕的 AI 与3D模型结合,一个接近亡者生前语气和相貌的聊天机器人就诞生了。如果资料完整程度够高的话,效果甚至能以假乱真,让人感觉不到说话的是个机器人。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还能创建出亡者的VR影像,让在世的亲人能身临其境地与他交流互动。这项技术也许会让人想起很多科幻影视剧或者小说漫画里的内容。例如漫画作品“人形电脑天使心”中,就有为了思念爱人而将人形电脑制作成其面貌的情节。 而微软有了让这个情节成为现实的可能。凭微软的技术与财力,有心要做的话理论上要实现也不难。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种技术是“精神毒品”,会让人走不出失去亲人的阴霾...
但更多人还是觉得以这种方式跟已故的亲人交谈能到抚慰心灵的作用。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样的”生死重逢“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美国就有位软件工程师 James Vlahos,他在父亲确诊为癌症晚期后,用仅剩的时间收集了父亲的录音、生平、记忆等等。并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出一个具有父亲思想的AI聊天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会用父亲的口吻跟他聊天打趣,而且对话流畅,有时候还会给他发语音。这让 James 觉得十分欣慰,每次跟机器人聊天都感觉父亲还活着一样。还有韩国的 MBC 电视台,之前也制作了一个已故小女孩的 VR 影像,无论相貌、声音还是语气都与其生前非常相似。后面电视台还安排了小女孩的妈妈与其相见,这条”母女再会“的纪录片当时可是令无数人感动泪目。国内也有过类似的例子。一位痛失爱女的母亲曾向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求助,希望能借助AI技术和自己逝去的女儿重逢。不过出于技术难度,最后阿里只能给她制作了一段音频。音频里是她女儿的声音,她在朗读生前写的一篇作文。当音频播完后,这位母亲感动地回应:“这条音频开头的语气,和女儿几乎一模一样!”可以预见的是,以后这种利用科技去安抚丧亲之痛的事情会越来越多。